瑞士钢琴家迈克尔•泰勒曼,2007

巡演日期:5月17日至31日,2007年

“钢琴家迈克尔•泰勒曼超人的演奏水平让观众大饱耳福。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一 片寂静,随后是沈醉醒后雷鸣般的掌声。”

“他的音乐太美妙了!观众无一不为这位独特的钢琴家欢呼!”

“乐曲中散发的激情浪漫与神秘很快就抓住了观众的心。泰勒曼的演奏表现出这位伟大 德国作曲家的音乐功力,激情如火山般爆发而笼罩在阴郁神秘的气氛中,产生巨大的矛盾冲突。”

 

音乐家简介

迈克尔•泰勒曼(Michael Thalmann)1964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在伯尔尼音乐学院获 得演奏证书。

他成长于音乐氛围浓郁的环境,他的父母和所有亲属都是优秀的器乐演奏家或歌手。迈 克尔的父亲曾经希望成为一名歌唱家,他在极力支持迈克尔对音乐热爱的同时,又希望迈克尔作出独立的音乐 选择。他自小就怀着成为钢琴家的梦想。在某种意义上,进入伯尔尼音乐学院深造对他并不意味着开始职业钢 琴家生涯,而更多的是在延续他童年发自内心的对音乐的强烈热爱。

如今,迈克尔用他惊人的技巧在世界各地轻松的演绎着一部部高难度的作品,令所有古 典音乐迷陶醉。观众不仅被他真挚、深切和动情的演奏打动,更和他一起去探寻对世界和生命的美好与真谛。

迈克尔在1992年获得瑞士伯尔尼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家证书。随后他在萨尔茨堡音乐学院 受教于著名教育家多兰斯基(S.Dorenski)和克勒(R.Kehrer)的大师班。1993年,他远赴伦敦在杰出李斯特 演奏专家莱斯利•霍华德(Leslie Howard)门下深造,在英国李斯特协会的支持下举办英国首演。

1993年可谓是迈克尔音乐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年。同年,贝多芬演奏泰斗史纳伯(Artur Schnabel)之子卡尔•尤里奇•史纳伯(Karl Ulrich Schnabel)、美国著名钢琴家里昂•弗莱舍(Leon Fleisher)、钢琴巨匠迪米特里•巴什其罗夫(Dimitrj Bashkirov)陆续邀请他参加大师班学习;并有幸与大 名鼎鼎的男中音歌唱家菲舍尔-迪斯考(Dietrich Fischer-Dieskau)合作。

1994年他与瑞士明辛根交响乐团在瑞士合作演出了勃拉姆斯、拉赫马尼诺夫和比才作品 。同年,他首次在意大利举办独奏音乐会。1995年至1996年,他在瑞士各地不断开办独奏音乐会,并开始与伯 尔尼广播电台的合作。

1997年,他在伦敦威格摩尔音乐厅(Wigmore Hall)举办独奏音乐会。回到瑞士后, Koch Discover为他录制了舒伯特及李斯特作品专辑,在全球发行。

2000年,迈克尔首次与斯图加特室内乐团在德国合作,获得轰动性成功。

他常年受邀在瑞士、德国、意大利、奥地利、阿尔及利亚、比利时和英国演出。他在瑞 士的独奏音乐会及与著名器乐演奏家和歌唱家的室内音乐会曾多次被瑞士国家广播电台(DRS2)和瑞士国家电 视台(SFDRS)录播。迈克尔特别钟情描写生命如何在逆境中抗争,如何走向脆弱和死亡迈克尔,探求精神逐渐从肉体和世界中解放 ,而达到更深层次的意识状态,更接近生命的永恒本质。很多他喜欢的作曲家都曾在音乐中表现了对生命意义 的寻求,例如贝多芬早期作品表达了人类间的亲密情感,而在晚些时候开始追求超越人类的精神体验。他认为 李斯特的作品表现了他深厚的思想内涵和音乐创作能力。舒伯特则创作了最感人的描写失败的音乐,人被命运 左右、经历磨难,但有时也表达出安慰和同情。

 

参考曲目

第一套 90分钟曲目

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舒伯特

钢琴组曲——乌尔斯•韦拉古斯

小奏鸣曲——汉兹•霍利格

中场休息

英雄变奏曲,Op. 35——贝多芬

威尼斯与拿波里——李斯特

- 划船女郎

- 小曲

回忆,改编自贝里尼歌剧“诺尔玛”——李斯特

第二套 60分钟曲目

小象巴巴的故事——普朗克

前奏曲——德彪西

浏阳河

中场休息

前奏曲,Op. 11——斯克里亚宾

前奏曲,Op. 13——斯克里亚宾

前奏曲,Op. 11——斯克里亚宾

练习曲,Op. 42——斯克里亚宾

 

曲目简介

1、C大调流浪者幻想曲——舒伯特

这首作品旋律和声极为丰富,而且演奏难度相当大,舒伯特自己都不能演奏好,当时舒 伯特为练习演奏此曲花了很大工夫,但都不能达他满意的效果,于是愤怒地将乐谱扔在地上说:“我再也不演 奏它了!”。美国一位教授写了《钢琴艺术300年》,里面给此曲的评价是:“具有名手演奏的特征,具有协奏 曲的特点”。确实,丰富的旋律与辉煌的音响效果使得此曲成为音乐会的常见曲目。

2、钢琴组曲——乌尔斯•韦拉古斯

此套钢琴组曲在1990至2005年间完成,根据日记中描述的生活事件、遇到的人而即兴创 作。综合了巴赫的各种舞蹈风格和舒曼的浪漫气质。其中大多乐曲都将是在中国的首演。

3、小奏鸣曲——汉兹•霍利格

汉兹•霍利格1939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在巴黎师从双簧管演奏家皮埃罗特和钢琴家雷 夫比赫,逐渐成为优秀的双簧管演奏家。1962年,他在伯尔尼音乐学院皮埃尔•伯雷门下学习作曲。

4、威尼斯与拿波里——李斯特

划船女郎根据佩鲁奇尼(Peruchini)的短歌小船上的金发女郎的旋律。小曲根据罗西 尼歌剧奥赛罗中划船时唱的小曲孤独的悲叹的旋律。

5、牧羊女——普朗克

普朗克没有学院背景,因此他的作品经常流露出一种自然清新的气息,个性的自由放荡 不拘,在现代主义精神的大背景下,他的创作随心所欲,旋律自由率真,情绪鲜明,感情奔放而又不失缜密, 但是,却好像没有人对他的技术提出过质疑。我们听普朗克的作品,经常可以体会到一种天赋秉性的自由发挥 的状态。艺术歌曲是普朗克最好的作品之一,但是钢琴独奏可能流传更广。

6、小象巴巴的故事——普朗克

由来:四岁马修饱受着喉痛之苦,妈妈努力地想了一个精采的床边故事,好让喉咙痛而 难以入睡的儿子暂时忘却病痛。马修和哥哥劳伦特完全被妈妈说的“小象巴巴”给迷住了,隔天就向爸爸重述 这个故事,并央求画家爸爸将故事画出来。这也就是1931年出版的“小象巴巴的故事”的前身。

更教人心动的是,虽然爸爸让•德伯伦霍夫在1937年因肺病离开人世,哥哥劳伦特子承 父钵,延续了小象巴巴的生命,以父亲的风格画了更多的“小象巴巴”。直到今日,小象一直是法国小朋友心 目中的明星。

普朗克的“小象巴巴”归因于另一个四岁的小女孩──他的外甥女。在1940年巴黎沦陷 后的一段日子里,普朗克与妹妹一家人同住,正当普朗克在午后弹奏自己写的乐曲时,外甥女受不了地拜托他 “能不能弹些好听的”!她顺手将让画的“小象巴巴”故事书放在钢琴架上,“就弹这个!”小女孩的任性的 要求竟也让普朗克即兴起来,当场就用钢琴编写一首小象巴巴的音乐。当故事接近尾声时,钢琴边已经有九个 家庭里的小孩和二个他们的朋友,围绕着听普朗克的音乐巴巴!

今天我们所听到的,虽然已经和那个下午让十一个小朋友瞠目结舌的即兴之作有所出入 ,但是音乐中说书人的音调和生动的叙述,引导着钢琴独奏弹奏出森林中的幼儿巴巴和妈妈的漫步,即使听不 懂法文,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故事里哀痛无助的丧母巴巴,以及进入人类生活、快活的城市巴巴。

一段段的音乐,将孩子们带入童话世界。